天牛宝配资 精通四国语言的女特务,曾救下一名地下党员,11年后竟救了自己_王化_康乃尔_军统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天牛宝配资,请点击右上方的“关注”。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,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1951年,全国上下开始兴起大规模的镇反运动。
就在四川昭化县政府处理当地大地主
王连山
的时候,无意间发现他的女儿
王化琴
竟然担任过军统的特务。
很快,在昭化中学任教的王化琴就被抓了起来,关押在昭化县监狱,24天后,审判结束,她被判处死刑。
王化琴本以为自己就要命丧黄泉了,可让她没想到的是,事情竟然还有转机。
就在王化琴被押往刑场的路上,她被人救了下来,原来的死刑也被改判为管制三年。
展开剩余93%那么,这个叫做王化琴的特务到底经历了什么?在她命悬一线时,是谁及时出手相救的?这个人又是为什么要救一个军统的特务呢?
一、从进步青年到军统特务
王化琴于1914年9月出生在四川昭化,父亲是一个富甲一方的大地主,她从小生活优渥。
在南充读完小学后,王化琴考入重庆江北私立治平中学读书。
她在这所教育水平很高的学校里,得到了良好的教育,所以几年后又成功考入了上海正风高中,毕业后,她又先后成功考入了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和法国教会学校学习。
在此期间里,王化琴熟练掌握了法语、英语、日语以及俄语四门外语。
1935年,王化琴被国民政府公派到日本留学,在那里,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中日两国的差距,所以立志要努力学习,报效国家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由于日本的政策原因,王化琴无奈结束了留学之路,回到了祖国,到成都市担任公民训练班班主任。
后来,王化琴带头抵制日货,主动走上街头筹集善款,帮助难民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1937年8月,王化琴和另外一批进步青年,在党组织的帮助下离开了四川,来到了延安。
经过学习后,王化琴被安排到了孙连仲的二十七师,做了一名政治教官。
到达部队以后,王化琴充分利用自己在延安学到的知识和技巧,通过宣传来激发战士们的抗战热情和士气,她在部队中的作用,一天比一天更重要。
1938年3月份,孙连仲部队奉命开往徐州,参加台儿庄战役,王化琴也跟随部队行军。
台儿庄战役后,中国军队为了保存实力,决定主动撤离徐州,王化琴也跟着部队一起撤离。
行军路上,环境十分艰苦,虽然王化琴之前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苦,但她丝毫没有抱怨,只是默默地坚持着。
不幸的是,随着逃难的百姓越来越多,行军的队伍越来越乱,王化琴与部队走散了。
脱离队伍的王化琴无奈只能先返回西安,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,八路军的西安办事处已经不在原地,找不到组织,她们只能露宿街头。
正在她走投无路之际,街上的一则“战干团”的招生广告吸引了她的注意,她便去报了名,并成功被录取。
国民政府规定天牛宝配资,在“战干团”接受军事和政治训练的学员都要加入国民党,王化琴只能服从。
一个月后,国民党军统局的一个少将专员发现了王化琴,出于对人才的爱惜,他介绍王化琴去重庆抗日大本营工作,王化琴欣然同意。
那时的王化琴只是一心想要参加抗日,报效祖国,她还不知道,就是自己这一个决定,为她的人生抹上了一个污点,此后还差点因此丢了性命。
到达重庆后,王化琴正式成了一名国民党军统特务,在军统局第一处从事日语密码研究工作。
二、冒死救一地下党员
1940年初,国民党顽固派为了破坏国共团结抗日,策划了“成都抢米”这一恶性事件,并将其嫁祸给共产党。
此后,国民党顽固派便借着这个由头,大肆搜捕并迫害共产党人。
5月的一天,王化琴无意间得知军统特务侦察到了,一位秘密共产党员,将会于当天下午六点在重庆的一家茶楼开会。
当王化琴得知这位共产党的名字时,她惊呆了,此人竟然是自己的老友
康乃尔
。
康乃尔是四川南充人,他的父亲康余山和王化琴的父亲王连山是结拜兄弟。
王化琴在南充读小学的时候,就是康余山在照顾她,所以王化琴早就认识康乃尔。
后来,王化琴在上海读书时,康乃尔也在那里。
两人相处和睦,而且康乃尔还对王化琴照顾有加。
王化琴刚回国,在成都工作的时候,康乃尔在四川大学读书,二人得以重逢。
那时的康乃尔已经是秘密共产党人,虽然王化琴还不知道他的身份,但他的思想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王化琴。
后来,王化琴去延安,也是康乃尔在尽力相助。
在王化琴做了国民党军统的特务后,她和康乃尔还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
短暂的震惊过后,王化琴心急如焚,她立即设法对康乃尔展开营救。
可在当时,军统有不准外出的纪律,眼看着距离下午六点越来越近,王化琴焦躁不已。
就在王化琴像热锅上的蚂蚁,备受煎熬的时候,她脑中突然灵光一现,竟想到了装病外出就医的办法。
于是,王化琴趁人不备,使劲将自己的舌头咬破,吐出了一大口鲜血,随即瘫倒在地。
看到王化琴的样子,军统的领导还以为她真的得了什么急病,也没有多想什么,便命人将她送到医院进行治疗。
但王化琴毕竟是一名特务,军统并没有放松警惕,而是派了两个女特工与她同行。
到达医院后,王化琴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和敏捷的身手,迅速摆脱了那两个军统特务的监视。
从那两个军统特务的眼皮子底下逃走以后,王化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康乃尔所在的茶楼。
王化琴出现在茶楼包间的时候,康乃尔正在打牌,王化琴平复了一下情绪后,立刻示意康乃尔离开。
康乃尔看到气喘吁吁的王化琴天牛宝配资,很是吃惊,但在看到了对方的眼神示意后,他很快便明白过来,立刻离开包间,从茶楼的后门逃了出去。
康乃尔离开后不到一分钟,国民党侦缉大队便闯入了茶楼,指名道姓要找康乃尔。
而此时,康乃尔已经没了踪影,国民党侦缉大队扑了个空。
在营救康乃尔的过程中,虽然王化琴已经在尽力避免漏出破绽,但她还是引起了国民党军统局的怀疑。
于是,军统局组成了一个专案调查组,对王化琴进行调查。
巧合地是,这个调查组的组长竟然是当年推荐王化琴到军统的那个上将专员。
而那个少将专员为了不被王化琴连累,他极力从中斡旋,为王化琴说清开脱罪名。
最终,那位少将专员在给军统局打的报告上填上了“无疑可查”的结论,王化琴因此逃过一劫。
1947年,王化琴被安排到广元地区,担任邮电检查所所长。
不过不久之后,她便辞职去泸州重新开始生活,从此远离政治。
三、死里逃生,结局悲惨
到泸州以后,王化琴到泸州中学任职,在工作的过程中,王化琴和校长
陆长明
渐渐产生了感情,并迅速升温。
不久之后,王化琴和陆长明结婚,迈入了人生的新阶段。
1948年秋天,王化琴和陆长明生下了第一个女儿,初为人母的王化琴很是激动,陆长明也很开心。
但天有不测风云,没过几天,他们的女儿就夭折了,王化琴和陆长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,难以自拔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王化琴和陆长明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,并决定开启新的生活。
让夫妻俩感动欣慰的是,一年之后,他们又生下了一个儿子,取名为陆勇。
解放以后,王化琴被分配到昭化中学任教,陆长明也被调到昭化,二人过上了安稳的生活。
那时的王化琴是幸福的,身边有爱人,有孩子,还做着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。
可让王化琴没想到的是,这种平静美好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。
镇反运动开始后不久,王化琴的父亲就被镇压,她之前做过国民党军统特务的事情也被查了出来。
王化琴就这样被押进大牢,并判处死刑,就在奔赴刑场的路上,她被康乃尔救了下来。
得知王化琴被判刑的时候,康乃尔正担任青年团西南工委副书记。
那些和王化琴之间的往事,以及王化琴当年对自己的救命之恩,让他决定一定要将这个朋友解救出来。
康乃尔找了个机会邀请当时的昭化县副县长
陈守荣
到自己的家里,并交给他两封信,让他转交给昭化县的县长胡谦。
在信里,康乃尔向胡谦讲述了王化琴当年冒死救下自己,以及当时要参加会议的其他同志的事情。
因此,康乃尔认为王化琴虽然曾经参加过特务组织,但是有进步倾向,可以从宽处理。
这两封信传给胡谦以后,胡谦就对王化琴的事情进行了深入调查,最后决定将她由死刑改判为管制三年。
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,王化琴愣了很久,回不过神来,她没想到,自己在11年前的一个善举竟然救了她的命。
王化琴本以为自己在死里逃生后就能重新过上平静而幸福的日子,但是不幸再次发生了。
因为王化琴政治履历上的“污点”,作为共产党员的陆长明被组织要求和王化琴离婚。
即使知道了王化琴的经历,陆长明对她的感情还是始终如一的。
但他却架不住组织的压力,在挣扎了一段时间后,只能违心和王化琴离了婚。
被迫离婚的王化琴当时已经37岁,他的大儿子陆勇年仅两岁,小女儿陆英还不到一岁。
迫于生活的压力,王化琴在1961年带着两个孩子,改嫁给了宝轮大队八队的罗顺才,并将两个孩子改成了罗姓。
罗顺才是贫农出身,家里十分贫困,他还是文盲,大字不识一个,很难与王化琴有精神上的交流。
嫁给罗顺才以后,王化琴不仅要带孩子,操持家务,还得下地劳作,做各种苦力活。
即使王化琴没日没夜辛勤地劳作,但她和罗顺才的生活依旧艰难,她经常忍饥挨饿,衣服上全是补丁,落下了很多病根。
在特殊时期,王化琴被当作“活靶子”,当作重点打击对象,被各种批斗和羞辱,她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直到1982年,王化琴终于得到了平反,当接过组织为她颁发的纠错文件时,她激动得热泪盈眶。
“
这下我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人了。
”王化琴兴奋地说道。
1983年,王化琴进入宝轮中学担任英语教师,虽然工资比较低,但她却很满足。
两年后,王化琴因患食道癌,医治无效,离开了人世。
结语:
王化琴的一生是跌宕而悲壮的,她满腹才华,一心想要报效祖国,但却误入歧途,让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抹不掉的污点。
死里逃生后,本该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,却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,倍受迫害,遭受苦难。
无论是地主家的小姐,还是军统特务,无论是教师还是农民,在那样一个时代下,王化琴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是无法掌控的。
幸运的是,王化琴在临终前得到了平反,有了正大光明做人的机会,这对她来说,也算是安慰吧。
参考资料:
何广华何明圆冒死营救秘密共产党人的军统女特工天牛宝配资
发布于:天津市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