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来源:赛柏蓝药店靠谱配
▍来源:张兴(中卫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执业药师)
儿童期多动综合征,简称儿童多动症。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患。祖国医学对此病未见专门记载,从其临床主症来看,可以归入“脏躁\",“躁动”“健忘”,“失聪”等范畴。因此,病常见于儿童时期,称为“儿童多动症[1]。
临床表现: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,但注意力涣散,活动过多,情绪不稳,冲动任性,自我控制能力差,以致影响学习成绩。有时发展为攻击性、破坏性行为,甚至导致少年犯罪。给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带来不良影响。
诊断要点:注意力涣散,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困难,学习成绩落后;情绪不稳,冲动任性,坐立不安,小动作多。
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,可有轻度协调运动障碍,有部分病例脑电图可显示有轻度弥漫性障碍。
目前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特色,以下基于辨证分型介绍常用中成药
1.肝肾阴虚,心神不宁
床表现:神思涣散,注意力不能集中,多动多语,急躁易怒,冲动任性,难以自抑,指甲、发泽不荣,少寐多梦,梦游梦呓,口干咽燥,盗汗,善食冷饮,形体消瘦、舌质红、少苔或无苔。
治法::滋补肝肾,宁神谧智。
选方药:左归饮加减。选择中成药:静灵口服液、多动宁胶囊、小儿黄龙颗粒(专注宁颗粒)、益智宁神颗粒、多动安口服液、地牧宁口服液等。
(1)静灵口服液
处方:熟地黄、龙骨、女贞子、五味子、远志、石菖蒲、盐知母、黄柏、牡丹皮、泽泻、山药、茯苓。
功能主治:滋阴潜阳,宁神益智。用于肾阴不足,肝阳偏旺所致的儿童多动症。症见注意力涣散,多语急躁,冲动任性,学习困难,口干咽燥,五心烦热,少寐盗汗;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症、小儿抽动-秽语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。
用法用量:口服。1次5ml(3~5岁),或10ml(6~14岁),每日2次:1次10ml(14岁以上),每日3次。30日为1个疗程,连续服2~3个疗程。
用药注意事项: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、各种酒类饮料及酒心巧克力等;心脾两虚、痰火扰心所致者不宜服用;感冒发热时停药,痊愈后继续服用。
(2)多动宁胶囊
处方:熟地黄、龟甲、远志、石菖蒲、山茱萸、山药、龙骨、茯苓、黄柏、僵蚕、化橘红。
功能主治:滋养肝肾,开窍,宁心安神。通过调节脏腑功能、平衡和改善神经递质代谢靠谱配,帮助缓解多动症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儿童多动症之多动多语,冲动任性,烦急易怒等。
用法用量:每粒装0.38g,口服。一次3-5粒,一日3次;或遵医嘱。
用药注意事项:在服药期间,家长同时要做到多关心体谅患儿,对其行为及学习进行耐心地帮助与训练,要循序渐进,保证合理营养,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。
储存:密封,置阴凉干燥处(不超过20℃)。
(3)小儿黄龙颗粒(专注宁颗粒)
处方:熟地黄、白芍、麦冬、知母、五味子、煅龙骨、煅牡蛎、党参、石菖蒲、远志、桔梗。
功能主治:滋阴潜阳、安神定志
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证者,症见: 多动不宁,神思涣散,性急易怒,多言多语,盗汗,口干咽燥,手足心热等。可辅助改善注意力缺陷和多动行为。
用法用量:3-6岁,-次1袋,一日2次。7-14岁,1次2袋,一日2次。疗程为6周。
用药注意事项:不良反应:个别患儿用药后出现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食欲减退、口渴、恶心、腹胀、胃痛、皮疹、嗜睡、头晕等;禁忌:对本品过敏者禁用。感冒发热患者慎用;饮食注意:忌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。
2.心脾气虚
临床表现:神思涣散,注意力不集中,神疲乏力,形体消瘦或虚胖或伴多动而不暴戾,言语冒失。睡眠不实,记忆力差,健忘失眠、自汗,偏食纳少,面色不华,口唇色淡,舌质嫩、苔少或苔薄白。
治法:养心健脾,益气宁神。
治法: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。可选中成药:归脾丸合甘麦大枣汤颗粒、人参养荣丸、静宁颗粒等。
(1)归脾丸
处方:党参、炒白术、炙黄芪、炙甘草、茯苓、制远志、炒酸枣仁、龙眼肉、当归、木香、大枣(去核)。
功能主治:益气健脾,养血安神。用于心牌两虚、气短心悸、失眠多梦、头昏头晕、肢倦乏力、食欲不振。
用法用量:成人:口服。一次8~10丸,一日3次。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服用。
用药注意事项:忌不易消化食物;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;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;儿童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;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靠谱配,应去医院就诊。
(2)甘麦大枣汤颗粒
处方:炙甘草、浮小麦、大枣。
功能主治:养心安神,和中缓急。用于心阴不足、肝气失和所致脏躁,症见精神恍惚、常悲伤欲哭、不能自主、心中烦乱、睡眠不安、哈欠频作;更年期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、轻度焦虑抑郁见上述证候者。
用法用量:温开水冲服,一次1袋(5 g),一日3次;或遵医嘱。4周为一疗程。
用药注意事项:个别患者偶见胃脘胀满,停药后可自行缓解;糖尿病患者慎用;.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;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可引起水钠潴留,需要控制疗程,血压升高,建议定期监测,严重抑郁、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自杀倾向者,应立即就医,不可单用本品;服药期间忌辛辣、生冷、油腻、食物。
治疗心脾气虚型的儿童多动症,可以将归脾丸可合并甘麦大枣汤颗粒应用。
3.湿热内阻,痰火扰心
临床表现:神思涣散,注意力不能集中,多动多语,烦躁不宁,冲动任性,难以制约。胸闷纳呆,口渴、小便黄赤短少,口渴,大便结燥或溏而不爽。舌质红、苔黄厚腻。
治法:清热利湿,化痰宁心
处方:黄连温胆汤(《千金方》),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加减中药材。可选中成药:礞石滚痰丸、菖麻熄风片等。
(1)礞石滚痰丸
处方:金礞石 、沉香、黄芩、熟大黄。
降功能主治:火逐痰。用于实热顽痰,发为癫狂惊悸,或咳喘痰稠,大便秘结。
用法用量:口服,一次6~12g,一日1 次。
用药注意事项:孕妇禁用。
4.瘀血内阻,脑海失养,心神不宁
临床表现;神思涣散,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困难,多动不安,冲动性,神情恍惚,有产伤或颅脑损伤史,毛发不荣,青筋显露,巩膜有青灰伤斑,甚至面色青紫。舌质偏暗或有瘀点,舌下脉络瘀阻,脉沉涩或细涩结代。
治法:活血化瘀,养血生精,宁神益智。
可选中成药:血府逐瘀丸、丹参酮胶囊
(1)血府逐瘀丸
处方:当归、赤芍、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地黄、牛膝、枳壳(麸炒)、桔梗、柴胡、甘草。
功能主治:活血祛瘀,行气止痛。主治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,内热瞀闷,失眠多梦,心悸怔忡,急躁善怒。主要用于头痛、眩晕、脑损伤后遗症、冠心病、心绞痛等。
用法用量:规格:9g*10s,口服:每次1~2丸,每日2次,空腹用红糖水送服。
用药注意事项:孕妇忌服;忌食辛冷。
提示:上述中成药治疗儿童期多动综合征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。
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,疗效不佳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中西药配合使用,以期达到好的疗效。如中枢神经兴奋剂(一线首选),通过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,提高突触间隙递质浓度,改善注意力、减少多动冲动。代表药物哌甲酯。非兴奋剂(二线或替代选择)药,适用于对兴奋剂不耐受(如严重副作用)、效果不佳,或合并抽动障碍、焦虑的患儿。如托莫西汀等,使用这些西药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,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、禁忌症、不良反应等。
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依然是较为有效地手段,但是起效慢、各辨证治疗时间长需依据病情调整用药量与服用方法,且中药味道苦涩儿童用药较为痛苦,依从性不高,但是中医治疗持续时间长,副作用轻,不良反成少,可增进有欲,记忆力与免力均提高,这一点得到了家长和医生的广泛认可,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与发展与家庭关系,社会关联分不开,需要在中医治疗的同时,多进行心理辅导与行为教育。协调家长、患儿、教师等配合,开展心理行为治疗,与中医辨证相辅相成、配合,进而取得更显著疗效[2]。
帮助患儿树立信心,使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提高学习兴趣,加强自制力。
教育家长、教师要关心、体谅病儿,应以多表扬、鼓励。给予患儿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心理指导。切忌岐视、粗暴惩罚,以免伤害孩子自尊心,造成精神创伤,使其产生敌对情绪。并应加强管理,以免发生意外。
参考文献
[1]王文沁,孙克兴,李继君.儿童多动症中药治疗文献研究.[J].四川中医.2018 年第36 卷第5期.215.
[2]王倩.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进展.[J].人人健康.2017年1期.126.
(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,本文仅供参考)
点击下方名片,关注赛柏蓝药店
沟通交流:13810145265(微信)
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